[跳到内容]

动态解构心理治疗训练简介:第五部分

V.  制定

我们将以讨论制定结束这个视频培训课程.  颁布是病理学的一个中心方面,并在治疗手册的第1章讨论.  制定指的是许多患者倾向于与他人互动,这种互动往往会加强患者对自己和他人的扭曲和两极分化的归因.  作为治疗师,我们经常感到被迫以不适应的方式回应我们的病人.  这需要治疗师积极的努力来维持治疗立场和坚持DDP方法.  我们倾向于离开治疗框架,这是为什么持续的临床监督或咨询对成功治疗这一患者群体如此重要的主要原因. 

治疗手册 没有一个单独的章节专门用于制定.  然而,第八章的每一部分, 具体的技术之后是对共同法规的讨论.  常见类型的治疗师制定和/或DDP的禁忌技术包括:引导讨论童年经历, 身体症状, or medication; confidently completing patient narratives for them; asserting that a given feeling or action is justified/unjustified; assertively attributing a certain motivation, value or emotion to the patient or others; persuading, 鼓励, 让人安心, or advising in response to passivity or hopelessness; providing a rationale, 否认, 道歉, or interpretation in response to criticism or disagreement; answering questions about therapist lifestyle or feelings; and acquiescing to patient requests to change the usual treatment parameters.  这些也列在DDP依从性量表中 附录 手册的.  DDP依从性量表可用于评估给定治疗过程的总体依从性.

 

案例1:第四阶段的难度

这个病例是一个处于第四阶段治疗的年轻女性.  对于治疗师来说,第四阶段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阶段,因为移情加剧,治疗师也在与自己对终止的担忧作斗争(参见案例3注释) 另类-真实).

                                               案例1视频

                                                          案例1:成绩单

案例1:评论

在这幅插图中,病人在 犯罪行为人国. 她非常自卑,对自己的婚姻能否改善感到绝望.

这种状态往往会引起治疗师非常强烈的反移情反应, 谁又会想要去拯救或安抚.  在即将终止的情况下,反移情会加剧, 怀着强烈的愿望,希望病人出院时病情能好转.  因此, 我们在这幅小插图中看到治疗师很难共情地探索病人的抑郁状态, 而是试图修复它.

在询问病人是否觉得自己是一个好母亲之后, 治疗师试图让病人相信她是值得的.  在这种情况下,安慰代表了患者将治疗师归因为无助的救助者的一种制定,只会加深患者的抑郁和绝望.  一个更好的干预应该是努力探索和整合她对自己作为母亲和她与丈夫关系的两极分化归因.  而不是, 治疗师通过试图证实患者的愤怒感受而进入另一个设定,不允许患者探索她的愤怒是否合理的中心主题问题 第二阶段 中心主题问题是,“我有权利生气吗??”). 

在随后的面试中, 治疗师试图通过陈述来解决婚姻问题, “也许你对自己和他太生气了,这让事情变得更糟.接下来的建议是,病人应该尽量少生自己的气. 这两种干预都违反了在患者冲突之间保持中立的格言(见关联), 案例1评论以及第五章, 治疗姿态).  干预使患者在有罪犯罪者状态下的自我归因成为拥有所有代理的状态, 只要她能改变,婚姻就会好起来.  病人最后说她无法改变,因为她是无可救药的坏.

治疗师很容易与患有更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签订协议, 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  他们经常让我们感到被迫以无效的方式回应.  作为治疗师,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是保持自我意识和反思, 同时对病人的话语保持同理心,并置身于冲突之间.  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完美,只要“足够好”就可以了。.

案例1:关键点

  • 内疚的犯罪者状态往往会引起治疗师非常强烈的反移情反应, 谁又会想要去拯救或安抚, 尤其是在终止的时候
  • 在这种情况下,安慰代表了患者将治疗师归因为无助的救助者的一种制定,只会加深患者的抑郁和绝望
  • 试图证实患者的愤怒情绪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制定,因为它不允许患者探索第二阶段的中心主题问题,即他们的愤怒是否合理
  • 当治疗师离开治疗立场而未能保持中立时,就会发生偶发, 病人之间的矛盾
  • 治疗姿势包括保持自我意识和反思, 同时对病人的话语保持同理心,在冲突之间保持中立